查看原文
其他

艾俊川 | 复堂师友手札中的两位“无名氏”

文汇学人 2021-12-26

1933年,老钱先生讫一月之力,对900多页信札“以人为汇”进行整理,装贴成八册,并为若干作者编写了小传。确认姓名的作者有90人,很多手札字迹潦草、署名简略,仍被辨认出来,足见老钱先生考据功深,令人佩服。不过,也有几通信札未能确定作者,在书中标记为阙名或无名氏,不免遗憾。互联网让我们有为前辈拾遗补缺的机会。今以简单搜索,试补二则。


钱基博、钱锺书先生两代珍藏的《复堂师友手札菁华》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。这部三巨册、1300多页的大书,收录了谭献(复堂)的近百名师友写给他的近500通信札,其丰富内容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都不啻为一座宝库,值得深深挖掘,细细品味。

  

这些信札,是谭氏后人在辛亥春(1911)为答谢钱基博撰写袁昶夫人六十寿言而赠送给他的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),老钱先生讫一月之力,对900多页信札“以人为汇”进行整理,装贴成八册,并为若干作者编写了小传。确认姓名的作者有90人,很多手札字迹潦草、署名简略,仍被辨认出来,足见老钱先生考据功深,令人佩服。不过,也有几通信札未能确定作者,在书中标记为阙名或无名氏,不免遗憾。

  

互联网让我们有为前辈拾遗补缺的机会。今以简单搜索,试补二则。

 

第1277、1279页两通,系同一人所书,未能认出作者。今细审字迹,其人自署为“登”,第二札复称“复堂仁兄同年”,当与谭献为同科举人。检《重修浙江通志稿》第一百十册“考选谱”举人题名,同治六年丁卯并补行甲子科下有谭廷献,即谭献;名“登”者有“沈善登”。手札中“登”述其子女名字,有承祜、承宗、承宽、成宪、成寀等,百度百科沈善登条下,载有其子承宽、成宪、成寀三人。证以民国三十七年(1948)续修《柞溪沈氏思源堂宗谱》(国家图书馆藏)沈氏世系,可知二札为沈善登所作。


沈善登致谭献书札


第1288页是一张诗稿,无作者署名,著录为“无名氏”。但在读秀检索中输入诗题的前几个字“嘉善秋日雨集”,马上就能找到作者,他就是谭献本人。此诗收入《复堂类集·诗》五,题目改作“嘉善秋日雨集金都转安清诒我萧梁碑拓本纪五言诗一章”,据《复堂日记补录》,贻赠碑拓事在同治八年八月十七日。说起来这不是师友书札,应入附录。

  

第1280页一通,作者称谭献“同年大人”,自称“年小弟熙”,内容主要转述谭献的浙江乡试同年陶模(方之)赶赴左宗棠大营的路途见闻,事在同治十一年五、六月间。此书作于八月八日,内有“俟节后弟来省面缴”之语。这一年,谭献居住在家乡也是浙江省城的杭州,可见信的作者很可能也是浙江人,与谭献、陶模同科。惟是科举人名“熙”者有三人:秀水张王熙、慈溪王缉熙和桐庐叶庆熙,究系何人,尚须进行比对字迹等更深入的考查才能知晓。

  

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年出版《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》,附有书札释文和作者小传,但错讹较多,很快又出了校订本。《复堂师友手札菁华》则惜墨如金,出版社不加一字。书中唯一的排印文字,是对杨绛先生《手札若干纸失窃启事》及钱基博口述、钱锺书代笔书写的《题记》的录文,而录文也有可献疑之处。

  

一处在第5页第3行,“意湘乡所信任者惟湘中人耳,馀则满员而已”,依钱锺书手书和文义,“满员”当为“备员”。

  

另一处在第4页第16行,“同一经生,而戴望矜诞已甚,不免秀士;黄以周朴僿其词,自是纯儒。”从手书看,“士”前一字并非“秀”字,而且“秀士”用在这里也不通顺,体现不出钱基博对戴望的微词。承友人指示,这个字应是“咢”,“咢士”即“谔士”的别写。“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”,在政治上,谔士作为直言好辩之士很是难得,但若一个经学家自视过高,处处与人争辩,成为学界“谔士”,在崇尚朴质的老钱先生眼里,就与“纯儒”相去较远了。



文汇学人 · 学林 2016.06.12
复堂师友手札中的两位“无名氏”

文/艾俊川 《金融时报》编辑



订阅我们!点击标题右下“文汇学人”或长按上方二维码

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出处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